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详情

全球快讯:北大深圳医院胸外科为晚期食管癌患者“保命又保声”

2023-03-25 04:04:14 来源:读特

“我现在能吃能唱、能跳广场舞,人也胖了,恢复得挺好……”近期,正在江苏泰州老家的64岁陈姨(化名),给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毛显广副主任医师发来道谢信息。原来,在2021年5月,陈姨被确诊为食管癌晚期,肿瘤侵犯发声神经压迫了声带,不仅无法正常说话,连性命也堪忧。陈姨在家人的陪同下,辗转从江苏来到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团队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切除食管癌肿瘤“保命”的同时重获“新声”,得以回归正常生活。

罹患晚期食管癌 肿大淋巴结牢牢缠住了神经


【资料图】

2021年5月,陈姨感到喉咙异常,慢慢出现了声音嘶哑、无法正常说话的症状。“会不会是得了咽炎?”持续两周没有好转,陈姨才到当地一家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断结果为声带麻痹。“声带麻痹一般也称为喉咙麻痹,当人的喉返神经,即喉的运动神经受到损害时,就会出现声带麻痹,导致无法正常发音说话。”毛广显副主任医师说道。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声带麻痹呢?通过进一步病理检查,终于揪出了声带麻痹的背后“元凶”:食管癌晚期,并且已经侵犯支持声带发声的神经。

如果要“保命”,那就得尽快进行食管癌肿瘤切除的手术。当地医生的一席话让陈姨感到 “天塌下来了”。陈姨罹患的是晚期食管癌,食管肿瘤不仅转移到淋巴结,还牢牢包裹侵袭压迫住了喉返神经,影响了陈姨正常发声。按照传统治疗方案,这种晚期食管癌以放化疗为主,即使手术也是把肿瘤切掉的同时不保神经,喉返神经功能都不能恢复,声音无法恢复正常。作为生活在农村,喜欢社交和跳广场舞的陈阿姨而言,“失声”或者声音嘶哑,会大大降低她的生活质量。

既要“保命”,又要“保声”,陈姨慕名来到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就诊。

挑战如丝神经剥肿瘤 实现“保命”又“保声”

食管癌是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一般而言,开展食管癌手术需要经过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重建消化道三个步骤。陈姨如果想要保住声音,最关键是手术中既要保护细如发丝的喉返神经,又要保证转移淋巴结切除的彻底性。但是一般食管癌手术,淋巴结没有包裹住喉返神经无须剥离情况下,依然有10%-30%的概率误伤到旁边的喉返神经,导致患者术后声音沙哑。这次,要将喉返神经和侵袭包裹的肿大淋巴结剥离分开,并确保剥离过程中神经不损伤,可谓是难上加难。

基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团队以往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丰富经验,毛广显副主任医师决定为陈姨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先进行术前化疗+免疫药物治疗,使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缩小到预期范围,然后进行手术。手术采用经典微创腔镜Mckeown术式,将肿大淋巴结与神经剥离时不采用传统的电凝等能量器械方式,以免热损伤神经,而是锐性解剖逐步将肿大淋巴结从如发丝的喉返神经上慢慢剥离,努力保证淋巴清扫彻底并保护声带功能。整个手术大约5小时,过程如走钢丝,需要医生团队胆大心细,技术过硬。

手术1个月后,陈姨高兴地发现,自己的声音逐渐恢复,术后3个月,通过喉镜检查和声音恢复情况来看,陈姨的声带功能恢复正常!而最令医生欣慰的是,术后随访2年多,陈姨在多次复查中,都没有发现食管癌复发和转移征象,可见,当时手术切除食管肿瘤和清扫转移淋巴结病灶都很彻底。而这也是北大深圳医院胸外科团队率先探索开展这种治愈食管癌并保留声带功能的手术,国内外尚未见类似报道,创新性疗法让晚期食管癌患者“保命”过程中又重获“新声”。

我国食管癌高发 成年“变声”者要引起重视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一直是食管癌发病大国,患者人数占全球一半以上。除了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我国食管癌发病多与家族史、营养不良、长期胃食管反流及食用含有亚硝胺食物有关。但是,这个疾病的发病初期症状又往往被大众忽视,当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如吞咽困难、个别声音嘶哑等再去医院检查时,往往已经发展成了癌症晚期,疾病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预防食管癌的发生,需要从改变饮食结构和工作环境、调整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如避免长期食用过于油腻、过硬、过烫的食物,减少吸烟和酗酒。对于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长期饮食结构不良者等,应定期进行食管癌的筛查。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北大深圳医院胸外科为晚期食管癌患者“保命又保声”》)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刘一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黄贤君 李梦园 郭星熠)

标签:

上一篇:环球热点!英格丽德·波拉德_关于英格丽德·波拉德的简介
下一篇:最后一页